他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后裔;他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的嫡孙;他创办孔医堂,沿革了名医世家的传承;他说好大夫从不乱开药;他认为医学的终极目标应是人文医学,终极商业模式应是公益;他觉得有思想的地方就应该有中医文化;他告诫医者守住心里这扇门;他是中医文化的传承者、孔医堂创始人孔令谦。
对孔令谦先生的采访,是在孔医堂望京馆的办公室里进行,办公室里面有专门喝茶的紫砚茶台,还有很多有年代的小物件,可以看出,主人是有生活情趣的人。孔令谦和记者的谈话,就在袅袅升烟的暖茶中开始。
2016年1月,孔令谦刚刚获得“2015中华儿女年度特别推荐人物”大奖,孔令谦对记者直言,没有想到能拿这样一个奖项。他的获奖理由是:系孔子第76代后裔,“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嫡孙,名医孔少华之子,出身中医世家,坚持“办诊务以求实效”、“兴教育以继传承”之理念,秉承“公益是中医传承魂脉”的北京中医药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孔伯华学院院长。寥寥数语,是孔令谦坚持10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传承中医文化,把祖辈留下来的宝贵中医思想发扬光大。
出身中医世家 传承医家风范
孔令谦祖籍山东曲阜,据《孔子世家谱》载,其祖父孔伯华为孔子第74代后裔。孔伯华的祖父孔宪高乃光绪八年进士,“既精于文,又精医理”。孔伯华秉承家学,钻研医道,26岁时到了京城,任外城官医院医官之职。当时,河北廊坊发生疫情,危及北平,孔伯华亲身参与防治疫病,并与同仁编写了《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十卷引世。此后,孔伯华辞去官医院医官一职,在京悬壶应诊,名噪京师,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1930年,孔伯华南下请愿回京后,深感中医要得到发展,首先要培养中医人才,于是与萧龙友合力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遴选一流国手任教。到1943年因抵制日伪,毅然停办国医学院时,该学院已先后毕业了七百多人,分布在祖国各地,其再传弟子更是桃李满天下。孔伯华生前,还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因年轻时诊务过忙,无暇著述,先生晚年时,常夜阑执笔,留下《脏象发微》、《时斋医话》、《中风》、《痢疾》等遗稿,后来由其弟子、后人整理出版发行。先生留下的临终遗嘱是:“儿孙弟子,凡从我学业者,以后要各尽全力,为人民很好服务,以承我未竟之志。”
孔令谦的父亲孔少华自幼聪慧,17岁即开始挂牌行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中医医院、总参二部卫生院工作。常年参与邓小平、陈云、陆定一、肖劲光等中央领导的医疗保健工作。“博学、业精与豁达”,是人们对他的评价。2004年9月13日,孔少华先生去世,有400多位患者自发地出席了他的追悼会。也正是因为父亲的过世,让孔令谦继承家传医学的衣钵。
孔令谦:真正促使我回归中医的缘由应该是在2004年我父亲去世,我父亲走得比较突然,他是头一天去的医院,第二天凌晨四点就离开了我们。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孔令谦备受打击,总觉得对不起父亲,觉得父亲的遗愿自己要继承过来,用他的话说,自己是来还债的,来还欠父亲的债。所以,在2005年的时候,孔令谦自筹资金,在北京展览路建立了孔伯华医馆(孔医堂的前身),大家原以为孔令谦会当大夫,可是,孔令谦却投身到了医馆的统筹、规划、运营的体系当中,成为了整个平台的管理者。用他的话说:“学医,未必行医”。
孔令谦:我在大公司干过,上市公司我也干过,从小我又跟随父亲和伯父学习过中医理论,还和他们一起出诊,加之从小的耳濡目染,应该说为现在创办孔医堂以及未来的孔医堂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中医,因而不会走偏。
学医而不从医 搭建中医平台
出身中医世家,孔令谦理所当然地传承了医家风范。“文革后”,孔令谦一有闲暇就会跟着父亲或伯父学习,侍诊左右。孔令谦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更加贴近人文,因此必须深入基层,与患者多打交道。观摩父亲及长辈们看病抄方乃至与患者的细微交谈中,会让你学到很多,孔令谦如是说。
父亲的故去,使孔令谦的责任感顿增,子承父业,转身迈向中医。以之对中医内涵的理解,他决定创建一种全新的医疗保健模式,即“疾病医疗模式”和“健康医疗模式”的双向建立。经多方努力,2005年,以孔伯华名号命名的——孔伯华医馆正式成立。孔令谦说:当年祖父办学培养的700多个弟子中,仍健在的有6人,其中4人都加入了这个医馆,这使他很受感动和鼓舞。
孔伯华医馆(孔医堂前身),继承了孔伯华先生“办诊务以求实效,兴教育以继传承”的思想,搭建了一个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平台。用孔令谦自己的话说,“我有这个情结,我要用线串起一颗颗明珠。”情结固然重要,如果把这个情结变成了一种规范模式来运作,个人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也非常重要。而以往的经历,为这位孔医堂的领头人奠定了基础。
成立之初,用祖父的名字孔伯华来命名,靠口碑传播,很快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一家医馆已经满足不了看病的人群,孔令谦和几个朋友商量,都觉得此事有意义,可以尝试新的发展,此时,孔令谦有了更换孔伯华医馆名字的念头,希望新名字更能体现和承载其文化内涵。
孔令谦:因为孔伯华是我祖父,如果我要是一直叫孔伯华医馆的话,可能会给其他人误解。比如说我要请陈老来,我要请王老来,我要请张老来,人家说你是孔伯华医馆,而我又不是孔伯华传人。孔医堂这个名字就不一样了,孔医堂之孔不是孔伯华之孔,是孔子之孔,中医之中是大中至正,孔子的思想是人者仁也,也是立身中正,所以特别符合中医的文化传承,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教育精神。
从祖父的名字改为更能体现儒家思想的“孔”字,意味着医馆不仅带着他这一系的中医流派,其中的底蕴和内涵更为丰富。用孔令谦的话说,孔这个字,代表着孔子,更代表着儒家思想,其中包含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是集儒释道为一家,但实际还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一种中国人的文化之本,所以改为孔医堂,希望能兼容并包,正本溯源。如今,在孔医堂内不分门派,不存纷争,但存在流派和各自擅长,大家在这里交融,而非排斥,中医的文化内涵在这里得到延伸。
经过十年的发展,孔医堂已形成医疗、文化、产品三大业务板块,七家中医门诊诊疗机构(两家建设中),一家中医公益传承教育机构,一家专门从事产品研发和运营的机构。十年来,在京旗下四家医馆为广大民众提供公益诊疗六万余人次。另外,孔医堂兼做两项服务:诊疗和顾问,广大民众既可以来这里求医问药,也可以作健康咨询。
孔令谦:以前只是一个小店,说不好听点儿叫养家活口,叫还我父亲债;再往大了做就要做好,就是事业或是一种担当。我常说的一句话是:祖上的光环不仅仅是荣誉,其实他还是一个紧箍咒,这个紧箍咒无一时、无一刻不在告诫我,哪些我可以做,哪些我不能做,依中国人观念,这叫规矩准则。从光环来说,不仅有家族的荣誉感,同时也是应该承担的社会使命。就中国文化而言,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是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小家有大家。所以延展出来,有了家的文化,你才有了一个社会的责任感,有了社会的责任感,才会有一个国家的责任感,所以中国文化其本质,是先做好自己。
中国教育文化精神的主旨是什么?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思想精华,孔令谦认为这种思想精华的根本,就是大家都有学习的权利而无分老幼。而他的祖父孔伯华先生认为,只有通过这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而获得此精神者,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孔令谦:如果你连一个人都不会做,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各行各业均是如此。北平国医学院的教育精神不仅仅是传授医术,还在传授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在做孔医堂的同时,还创办了孔伯华学院。这个学院没多大,不要用现代大学教育的围墙来衡量,我就把学院的教育精神镶嵌在孔医堂所有医馆内,镶嵌在每个医生、每个员工的心里,我让老大夫把这些宝贵经验,传授给我们的年轻医师,一句话说尽,心有多大,学院就有多大。
守住心里这扇门 孔医堂的医生会认药
如今的中医,不敢说是全部,至少有很多中医大夫只会开方而不会抓药,自然也就不认识药了。但在孔医堂,抓药、认药似乎是每个年轻医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其实,这与中医文化的内涵以及孔医堂的企业文化“合德、仁立、尚道、容新”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
孔令谦:中医里有一句话,“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养生也分上中下三品,上品做人,中品生活,下品吃药。所以一个好的医生,通过这种中医的载体,不仅能够达到身体的健康,还能够达到身心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正是这样的理念贯穿在孔医堂的企业文化和日常管理之中,在医馆里,处处可以看到传统中医文化的影子,譬如拜师、抄方、辨识药材等是每位年轻医生的必修课。
阮劲平大夫算是孔医堂的年轻老医生了。言其年轻,毕竟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说其老,孔令谦介绍说,阮大夫自1998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就开始随他父亲学习了。当时,阮劲平没经过任何人介绍,直接找到孔少华先生,“孔老,我是中医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想和您抄方学习。”孔老闻言说道:“搬把椅子坐边上抄吧。”就这样,一抄就是七年。其间空闲时,边抄方、边工作,一干就是七年。直到2004年孔老去世,为支持孔令谦创办孔医堂,他放弃在大医院工作的机会,来到初创的医馆。独立临床门诊工作至今已11年,能说不是老医生吗?
另外一位叫肖强的年轻医生,如今诊病、开方,理法方药都是娴熟老道,实际上他在医馆内,也是从抄方开始的。2004年肖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份工作就来到了孔医堂。刚开始从药房做起,还做过前台导诊、分诊的工作,休息时间,多是跟随老大夫抄方学习,用肖强自己的话说,这是难得的机会,没有这段时间的锻炼,没有孔总的牵线搭桥,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在诊病、处方时做到心中有数。肖强还说:有一次一位患者拿着抓好的药找到他问这是什么药时,源于以前在药房做过的基本功,自然是极为轻松地解答了,也使得这位患者对他增添了极大的信任。
2012年仲秋,孔医堂举办了一场拜师活动。拜师对象不是知名老中医,而是从事70年中药工作的老药师高殿荣先生。拜师活动由孔令谦亲自主持,那一天孔医堂的老大夫来了不少,有陈大启老先生(著名伤寒大家陈慎吾之子)、徐宏勋老先生(孔伯华弟子)等,但他们不是收学生,而是见证人。学生则大多是孔医堂的年轻医生和各馆中药房的年轻药师,其中就有阮劲平、张绍才和王彤大夫等。当问及年轻医生们为何还要拜师高殿荣老先生学习中药知识时,其回答几乎是一致的。一是想学点中药知识;二是能找到高老这样的老药师实属不易;三是中医中药本不分家,如果你连自己开出的药都不认识,或不能识别其真伪和其品质,又如何能够真正做到对患者负责呢。
这种对中药师的推崇和对中药道地药材的重视,也体现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上。在药名书写上,孔医堂大部分年轻医师均保持着传统书写。譬如“茵陈”,会在前面加个绵字;譬如“牛膝”,同样会注明是“川牛膝”还是“怀牛膝”;如“沙参”也会按“南沙参”和“北沙参”加以区别,其他诸如条黄芩、川郁金、煨葛根、生石膏、鲜茅根等,不胜枚举。这些看似简单的书写,其实是标明药材的特质和道地药材,以确保临床使用疗效。而年逾95岁高龄的高殿荣老先生(国家第一批主任药师),如今不仅在为孔医堂把住药品质量这扇门,同样以之丰富的经验、无私的奉献、辛勤耕耘,培养着下一代。
中医界有句顺口溜:“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说的是菊科植物滨蒿在阳春三月破土生长时是中药材茵陈,而生长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成了一把蒿草,没有任何药用价值了。顺口溜说出了中草药是与其生长过程、季节有关的,不可乱采。如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不法商贩把眼睛盯在了中药饮片上,为谋取利益,他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根本不管这些规律。高老说:“这些,只能通过全社会的监督,而非一人之力可以解决。我们能做到的,是守住心里这扇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坚守公益 传承中医文化魂脉
近年来,孔令谦带领孔医堂积极开展广泛的社会活动。孔令谦先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公益事业:公益是一种传承,当年祖父孔伯华行医时,他每天的前十个号都是免费的,对象都是穷苦百姓,我也想把这个传统保留下来,这是中医传承的魂脉。
十年来,在孔令谦带领下,孔医堂专家团队投身公益,在北京推出了“千人家庭健康师”培养计划并落在实处,从2012年开始,孔医堂就在望京地区开设了免费义诊活动,每年惠及2000人次。孔令谦说,针对这项活动,他也对前来坐诊的中医提出了要求。
孔令谦:我对所有的出诊大夫说,不管您是多大的来头,每天须确保免费为一位预约义诊的患者看病,没想到我这要求一提出,得到了很多医生的赞同和支持,因为医者,本来就是行善的。
此外,孔医堂还举办了各类中医讲座上百场,在京四家医馆每年可为社区群众提供约6000人次的免费诊疗服务。除了开办医馆,他还创建了以中医师承教育为主导的孔伯华学院。
孔令谦:2014年,我们招了10个学生,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有行医资格和有志于发扬中医传统的精神。这样做,是想趁着那些老中医还健在,能够手把手地把他们的宝贵经验传承下来。
知识共享,当然首先要创造一个共享的条件和环境,这个环境其实就是心胸,就是无私。多年来,孔医堂已列入朝阳区、北京市两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孔医堂还获得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孔令谦本人也当选为北京市中医药师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养生分会副会长,同时他还担任着知识共享中国大陆国际委员会委员。为了传承中医文化,孔令谦先生还编辑出版了《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以及《孔少华临证经验纂要》等著作。其中,《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是中国大陆第一部以知识共享协议来发布的著作。
孔令谦:什么叫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理念是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佛大学的几位学者发起、成立的一个公益组织,他们倡导将文学、艺术以及一些知识共享。
《健康大视野》:你在把这本《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进行知识共享的初衷在哪里?
孔令谦:当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春燕教授找到我,希望我将《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这本书以知识共享协议发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因为我觉得人类的知识和思想本就是共通、共享的,这比较符合孔子的思想。因而欣然接受王春燕老师的建议,并于2009年,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做了一个“知识共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医文化传承”论坛,那是一次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交融,很有意义。而这本书,就是在那次论坛上发布的。
《健康大视野》:这本《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发布以后,你觉得有什么意义?
孔令谦:没想到这部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部以知识共享协议发布的著作,以知识共享协议发布著作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我没有什么秘方,我认为人类知识该是公开的,以知识共享协议来分布,其目的就是公开化,人人可以学,人人可以获得这些知识,当然也有原则,什么原则呢?知识共享协议约定,人类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共享的这种权利,但你不能以此做商业行为。比如说写篇论文,在论文中引用这本书的内容,你要有署名出处。
对于这本书,孔令谦主动放弃了版权,这个举动意味深长。孔令谦倡导的中医开放式教育理念,还被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报告》一书中。刚开始,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找到孔令谦,想把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知识共享”的理念推荐给他,而孔令谦对这位教授说,“知识共享”应该不是美国人的理念,该是孔子的理论,让这位教授惊讶不已。
孔令谦:知识共享这个概念,不是美国人提出来的。他说那是谁,我说该是孔子老人家,因为孔子倡导世界大同,而思想本来就是共通、共享的,只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一些分歧,即各民族的思想,这就是民族性,但是从根本上,最初我们是相通的。
孔令谦强调,中医的教育本质也应该采取开放式的教育。什么叫开放式教育?从人类而讲,首先中医是经验医学,是来源于人类实践。一个医生的水平高低,也是来源于广大患者身上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既然是来源于广大患者,就应该再还给广大民众。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通过一些公益组织,将这些知识广为传播,开展国际交流,让中医文化走向世界。
孔令谦:祖父孔伯华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曾写道:“医之活人,何分中西,其存心一也,第其理法不同尔。今逢毛主席洞察其旨,发扬数千年之文化,何幸如之。愿努力发挥,以期理法臻于至善,达于全球,使病者有所依,必先从教育人才始。”
2005年~2015年10年孔医堂大事记
2005年,创办孔伯华医馆;
2006年,申报区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获区、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颁发的首批“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孔伯华名家研究室;
2009年,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功联合举办“知识共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论坛,《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以知识共享协议发布。该著作成为中国大陆第一部以知识共享协议发布的著作,意义深远;
2010年,孔医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孔医堂望京馆开业,迈向连锁经营模式;
2011年,孔医堂五棵松馆开业;同期,孔医堂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先进单位;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
2012年,孔伯华名家研究室联合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创办首家网络中医教育公益学堂;
2014年,孔医堂三里屯馆开业,同期,上工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使孔医堂从单一的疾病医学模式向健康医学模式转型;
2014年,孔伯华学院在香港注册成立,同年与曲阜中医药学校实现战略合作,其落地项目孔伯华中医传承班启动
2014年12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办,孔伯华学院承办的“纪念孔伯华先生诞辰130周年暨北平国医学院校史、陈列室启动仪式”在全国政协礼堂成功举办;
2015年,孔医堂宁波馆开业,同时筹备深圳、曲阜、南阳各分馆,实现跨地区连锁发展;
2015年底,与台湾康瀚医疗产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产品研发、健康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在和记者采访之前,孔令谦刚刚拒绝了几千万的风投,这位孔子后人并非没有互联网思维,几经创业的沉浮,他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是金饭碗更是紧箍咒,对于中医药,先要传承,比圈钱、变现更重要。从2005年到2015年,整整10年,孔令谦都在做一件事,就是把祖辈留下的中医文化财富给传承下来,用孔令谦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还原中医文化的精髓,做事之前先做人。希望孔令谦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年轻医生受益于中医文化的传承;希望孔医堂带给百姓们更大的实惠;希望中医文化的精髓在孔医堂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流芳百世。
孔令谦,著名中医文化学者,孔医堂创始人,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孔医堂董事长,孔伯华学院院长,世界孔子协会副会长,北京孔子宗亲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医药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养生分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药师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知识共享中国大陆国际委员会委员等职。
作为儒家思想和中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及机关院校、企业传播儒家思想、中医文化和健康养生知识,获广大好评。先后获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北京市朝阳区创建全国文明先进个人奖,孔子文化奖,2015中华儿女年度特别推荐人物等。其倡导的中医开放式教育理念,被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中国开放教育资源报告》一书中。编著有《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孔少华临证经验纂要》,《孔子全集》等著作。
本文转自《健康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