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故事说起。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19岁的孔德墉来到北京读书工作,在原中央医院被确诊为斑疹伤寒,生命垂危,没钱治病。孔德墉便找到与父亲交往甚好的宗亲孔伯华先生看诊。孔伯华不仅为其诊病,还给钱让其买药,使用安宫数丸,最终挽回性命。孔德墉先生常慨叹:“按宗亲辈分,我应称孔伯华为大老爷,他不仅为我诊病,还给我钱让我买药,是大老爷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孔德墉先生现年91岁,是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堂弟,现任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德墉先生认为:“伯华公具备了儒家所提倡的智、仁、勇这三种德行。”医德高尚,垂范后世。
中医重视医德,受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以“兼爱”为核心的墨家思想以及佛教“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的教义影响。我国古代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将医生良好的德性称为“仁心”,鼓励鞭策医者以仁爱之心尊重生命、善待患者、博爱群生。“仁心”、“仁人”、“仁术”是中医传统医德仁学内涵的三大要素,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救人的“仁术”。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墨子·经说》:“仁,仁爱也。”历史上医出于儒,医儒相通,“医乃仁术”与“仁者爱人”如出一辙,说明医家与儒家有着共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传统。范仲淹云:“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古代儒生与医生都有“惠民济世”的思想,认为以仁爱之心治理朝政,可平天下,以仁爱之心救助患者,则可将爱心传播到天下的百姓中,使家庭和睦,人伦有序,从而达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这种对人的生存、处境和幸福的关怀以及对人类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古代医家的观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治病、救人、济世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因此,虽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医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的敬业精神仍然促使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投身医学事业,为黎民百姓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孔伯华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一代儒医,大义凌然,铸就传奇。